May 20, 2015

學界的角度──專訪傅立葉老師

從福利政策與政治分析,看台灣的全民健保
採訪/黃游軒、王允翬(陽明醫學系 108s 級)


立葉老師為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的教授,身為社會政策與福利國家方面的專家,亦參與了全民健保與長照保險等政策的規劃工作。在此次非常難得的訪談機會,老師也不吝與我們分享許多十分精彩的見解;希望透過福利政策的意涵來觀照全民健保,能夠讓我們對於健保的認識,具備與社會民眾更加廣泛、且必不可缺的接觸面。



編輯部────當初一代健保推行的背景為何呢?

傅老師────民國七十五年,時行政院院長俞國華於立法院宣示推行全民健保,之後並由楊志良、江東亮、吳凱勳等人組成全民健保小組。

雖然當時在公保、勞保、農保等體系之下,已有近六成的民眾有醫療給付的涵蓋,然而許多老人、孩童與婦女並沒有,但這些人的醫療需求卻是最大的。不過未受涵蓋的民眾,仍可以設法得到健保的給付:例如農民在農閒時至工廠打零工,此時便會受勞保保障;或是單純為了醫療給付,而加入所謂的「職業工會」來投保勞保。因此,當時全台便出現了許許多多的「職業工會」,有的甚至發展成為家族企業。

而全民健保的出現,便整合了當時紛雜的公保、勞保、農保的醫療給付,統整保費徵收與特約醫療院所,也因而能夠省下巨額的行政成本。

然而,全民健保推行的背後自然有政治考量:當時〈黨外聯合競選政見〉的壓力可能是其中之一,不過黨外人士未必是引起注目的主因,而是健保一定能夠迎合民眾的需求、受到政治上的支持;此外,民國七十七年發生五二○農民運動,福利政策的實施亦可作為緩和抗爭的手段。就在這樣的浪潮之下,時總統李登輝便順勢推動全民健保。

事實上,全民健保的實施提前了五年(這也和政治因素很有關係,因為當年李登輝為第一任直選總統),原本是要花十年建立醫療網的,可能因此建構不足,必須引入私人醫療院所來補足服務缺口,埋下台灣今日財團佔據醫療體系的開端;但其實也很難說,因為這也讓民眾可以提早五年享受健保。

因此一代健保的推動,阻礙並不多:不僅符合民意思潮,也多只是整合原本分散在各類保險中的醫療給付,私人醫療保險當時也不發達,所以沒有既得利益者的問題。


編輯部────那麼二代健保推行的背景呢?是因為一代健保快要破產了嗎?

傅老師────其實就台大學者林國明的分析,一代健保也是為了應付當時快要破產的公保與勞保,因此以新開辦的健保來解決財務危機。

而後來成立了「全民健保體檢小組」,對於二代健保的政策提供建議,不同於一代健保制定時以核心的幾位學者為主,這次納入了更多學者(共計一百多位)參與,並分為財務、品質、組織體制、公平性等四個領域來進行討論1

在保費的議題上,一代健保的問題在於將民眾拆分為六類徵收,職業不同保費負擔比例不同,政府補助比例不同,且沒有工作的人口附加在有工作的人口身上投保,也容易有不公的現象。

舉例而言:假設有兩個同樣的四口家庭,各有夫妻與兩位子女;第一家丈夫賺 8 萬,妻子賺 7 萬,如果今天他們想要省保費,兩個小孩的保費想必會跟著妻子以 7 萬為基礎去計算;至於第二家則是丈夫賺 10 萬,妻子無業,但這時妻子加上兩個小孩總共三人,全部都必須以 10 萬為基礎來計算。第一家總收入明明比較多(15 萬大於 10 萬),但他們全家所繳的保費卻比第二家要少,這就是以眷屬計算的不合理之處。

因此二代健保想要恢復當初以「家戶總所得」徵收的理想,卻引起政治反彈。其中一些利益團體反彈聲浪很強,即是當初一代健保所成立的職業工會;其下由非固定勞工、自營勞工等組成,原本透過民眾給職業工會、職業工會再給政府的方式來繳納保費,可以建立起基金而賺取利息;但二代健保以家戶總所得徵收,則類似課稅,是繞過職業工會、直接向民眾收取,這樣便損害了它們的利益。

不過對於企業而言,可能會歡迎以家戶總所得的方式,因為能夠省下為雇員繳交保費、以及員工轉換職場時納保/退保的行政成本。但對於財政部而言,則可能會認為計算家戶總所得的工作,將增加其業務上的負擔。

除此之外,當時在媒體社論上引發極大爭議的是「虛擬家戶總所得」:民眾認為「就沒所得,還要『虛擬』說有所得」這點並不合理,因而造成批評。但其實保費並不像稅:如果收入低於一個門檻,便可以免稅,但保費會需要繳交基本保費,「虛擬家戶總所得」就是為了算這個基本保費,所「預設」的一個總所得。所以當初就直接講基本保費就好了,何必多弄出一個名詞引發民眾誤會!而且政府也有特別針對中低收入戶的配套措施,由政府為其承擔保費。

到了後來,大家說二代健保失敗了,戲稱為「1.5 代健保」,補充保費的徵收也有諸多問題和漏洞,好像又是在懲罰受薪階級,也引發不滿。再加上台灣的所得結構也在改變中,近年來的國民所得,薪資所得只佔有 60%,非薪資所得已經達到 40%,尤其是收入越高(越有錢)的族群,其非薪資所得的比例也越高,更有些人難以課到所得稅。這也是台灣稅基侵蝕的問題之一,因為計算所得稅已經很有問題,保費如果以類似稅的方式計算,也並不公平。

但事實上,如果費基擴大了,費率自然就可以降低。這些有關保費的問題,最近也因為長照保險的議題,而又被大家重新拿出來討論了。


編輯部────我們有可能在台灣特定一區,做制度改革的實驗嗎?

傅老師────很困難,因為台灣的健保是全國性的單一制度,而非地區性;且台灣的就業型態,是戶籍、住址、工作地三者可能各不相同(看看過年的返鄉潮),要由戶籍、住址還是工作地來決定「地區範圍」也很有爭議,所以很難在特定一區劃「小圈圈」來作試驗。


編輯部────就健保整體的虧損而言,老師的看法為何?

傅老師────其實二代健保實施後,目前虧損已經緩解了。如果將健保當作是政府的政策支出,政府有這樣的開銷其實很自然;而健保之所以這麼容易受大家矚目,好像「要破產了」,是因為健保的財務是被獨立劃分出來的,所以特別容易受到社會的關注。

至於健保的入不敷出,其實是政治人物和民眾的互動結果,可說是民主國家之「必然」。


編輯部────這其實延伸到一個問題,之前葉金川和楊志良在爭論健保到底是福利還是保險,但最後我們會說這其實是假議題?

另外,立委沈富雄曾提出「保大不保小」2,但其實健保在今天已經不再是針對急重症而已,而常被寄予預防醫學、健康照護的期待,好像是保險之名,卻有福利之實?

傅老師────事實上,這是全民健保名稱的問題:叫「稅」會被誤解,但叫「保費」也會被誤解。

廣義而言,社會保險的保費可以看成「稅」,就如同指定用途稅,在美國便是直接徵收社會安全稅(So­cial Se­cu­ri­ty tax)。但保費和稅還是有不同點:保費是定率,而且有徵收的上限與下限(基本保費),稅的話則是常會隨所得增加,低於門檻也可以免稅。此外,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的原理非常不同,乃是風險和費用脫鉤,所以稱其為「保險」亦不盡然準確,而可能造成誤解。

因此,這是個假議題:全民健保既是福利,也是保險。在歐洲國家的觀念中,社會保險本就是福利政策很重要的一環,也是因為有了社會保險,始進入了福利國家;意即藉著社會保險,政府的福利政策方開始擴及普遍大眾,尤其是全民性的年金保險更能夠看出這一點。


編輯部────健保對於醫療體系,有何影響?

傅老師────關於健保過度介入醫師的專業自主,已有許多的討論,不過要問的是:如果沒有全民健保,醫師就真的「自主」了嗎?

就如美國紀錄片 Sicko 3所顯示的,在商業保險的框架之下,給付的經濟誘因也往往會干預醫師的決定;如果以市場的觀點來考量醫療,專業可能將受到影響。這根本的原因,就在於資源有限,如果病患無力負擔,雖然醫師出於專業評估應該要給予治療,但從經濟面而言卻恐怕不會,儘管可能會免費救助,但也是基於個人慈善。因此,醫師的專業自主只有在一個情況下才可以真正實現,就是公共化,不受利潤或成本等因素影響,那時醫師才可能盡情地依照專業評估行事。

至於「血汗醫院」與健保制度的關係,其實血汗醫院主要還是因為醫療院所私有化的緣故,大部分聽聞的血汗醫院多屬私立財團,當這些私立醫院為了自己的營利,而去壓榨醫護人員,此時健保可能就成了代罪羔羊。


編輯部────那麼台灣的醫療,還有可能實現公共化嗎?

傅老師────目前來看,台灣應是很難推行公醫制度了:國家負擔將會非常沉重,而且如此一來醫生相當於公務人員,可能會有官僚化的問題;此外私立財團已經深化,至於是否和當初提早五年實施有關,如前所述,其實很難說,因為這也讓台灣的民眾早點享受了健保的保障。


編輯部────與此有關,先前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曾表示,台灣的公立與私立醫院三比七的服務量,是「黃金比例」4

傅老師────其所指的,即是藉由競爭機制來刺激醫療品質的提升。競爭機制確實有存在的需要,在市場上可能是放在價格競爭(削價競爭)上,但恐怕會導致低價而品質劣化的問題;因此即使是市場,也未必只有價格競爭,常透過協定公訂價或分區壟斷的方式,來迴避惡性競爭。至於台灣目前的現況,也不是純然為價格競爭;例如醫學中心之間的競爭,即比較偏向「口碑」的品質競爭,將競爭機制放在品質上可能也是比較好的方向。


編輯部────論人計酬,是理想的制度嗎?

傅老師────論人計酬,會不會讓醫療更加商品化呢?當對於老人的給付相對增加,醫院便會多收老人的病患;但當對於老人的給付低於預期的收益,因為老人的成本與風險較高,就不想收老人,數量就大減。事實上,這還是起因於背後的「營利心理」,不管規則怎麼變,他還是能夠去跟你「玩」這些規則。


編輯部────如果就民眾面著手,例如提高部分負擔呢?

傅老師────部分負擔是抑制消費者浪費、增加資源耗用意識的制度設計,但也有文獻以批判的角度指出不同的觀點:消費者沒有主導權,而是醫療的提供者才有,例如開藥和手術等治療行為,常常都不是消費者能夠決定的,因此抑制消費者可能不是重點。

此外,也有實證研究指出,利用消費者的心理來抑制花費可能只有短期有效而已,當長期習慣之後,又將回復到原本的消費模式(pat­tern),但這也需要台灣的實證研究來做進一步的釐清。


編輯部────台灣健保制度和各國比較呢?

傅老師────與國外比較起來,算是相當不錯的,也有許多北歐的學者來學校的衛福所考察台灣的健保制度。

但我們花了太多的心力在成本控制上:該花用的資源就應該花用,當然我們必須抑制浪費,但不是不斷「壓縮」成本。和他國比起來,其實台灣在醫療上的花費也已經很低了;可以再思考的應是提高台灣醫療的品質,以及是否還有哪些醫療需求還沒有被滿足。

而在財務上,台灣的健保保費如今也還沒有達到完全的公平,這也是應該關注的。有些成本其實是可以透過保費轉嫁的,例如看護很貴,一對一的照護也未必有效率,對看護而言二十四小時都要工作也是壓力過大;若是以保費涵蓋民眾這方面的花費,由政府出資給服務的提供者,將會更有效率,同時更讓原本沒有能力負擔的人也可以享受到服務。


編輯部────未來該如何才能讓健保更好?

傅老師────首先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浪費,而從政治的角度來看,也應是以漸進主義的方式來推動改變。然而到了今日,健保的費基也還沒有完全公平;家戶總所得的理想,也可能讓財政部覺得增加業務負擔。因此政策的推行,也必須與政府的跨部門合作,才能夠實行。

事實上,就英國的家醫制度,背後也是有其歷史淵源,他們也很習慣一個地區由一個醫生負責、和家庭建立關係的方式。台灣的話沒有這方面的習慣,大家則是很習慣目前擁有的就醫自由,因此家醫制度在政策的推行上,並不是不可能,但可能會比較困難。

制度不是單只有「法定」的規範而已,「文化」也很重要,這點便和社會民眾的觀念息息相關了。


Footnotes

  1. 國家衛生研究院〈全民健保健檢小組報告〉。

  2. 「保大不保小」強調全民健保應回歸「保險」的本質,僅給付大病而不涵蓋小病,以期解決醫療資源浪費與財務窘境。請參見前篇〈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現行制度〉一文之介紹。

  3. Sicko 為 2007 年由 Michael Moore 執導之美國紀錄片,內容主要抨擊美國高度營利化的醫療體系與健康保險,並企圖對比加拿大、英國、法國與古巴的健康照護制度,說明美國政府未能保障其國民的就醫權益;有興趣者,可於線上觀賞此片

  4. 台灣每年總體的醫療支出只佔 GDP 6.1%,這還包括所有公共衛生預算,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以這麼少的錢,做到這麼好的醫療照顧……吳明彥說,正確且優良的醫療政策,造就了今天台灣的醫療成就。首先,台灣政府在 24 年前的醫療法,鼓勵財團法人設立私立醫院,台灣的企業家紛紛拿錢出來蓋醫院,30 年後在台灣的醫療服務網絡形成 70:30 的黃金比例。所謂 70:30 的黃金比例,就是台灣醫療 70% 的服務量由私人醫院提供,這些醫院為了生存下來,必須要有競爭力,最後能存活下來的,不論醫術、管理或服務,都是最強的。當私立醫院強壯起來,政府只要去關注那 30% 公立醫院,照顧經濟弱勢病患;當公立醫院一直進步,政府補助的錢就越來越少,在財政上也就更有能力去照顧到全民的健康,最後衍生出保羅克魯曼所稱衜的「全世界最好的制度」的全民健保。經濟日報〈台灣醫療很爭氣 具世界競爭力〉,2010 年 1 月 5 日。




創用 CC 授權條款